重庆西艾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您免费提供认证咨询重庆ISO认证重庆CCC认证等相关信息发布和资讯,敬请关注!
专业从事CCC认证咨询、CQC认证咨询、ISO9001认证咨询

为您提供CCC认证咨询、CQC认证咨询等认证咨询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

02362625553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企业名称:重庆西艾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

电话:02362625553

邮箱:cqcin@qq.com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汇泉路1号附1号15-11

新闻详细
您的位置:重庆iso认证 > 公司新闻 > 详细内容

重庆认证咨询:揭秘ISO体系那些事儿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6-18

体系如何理解?企业运行实际上都有体系,若干过程有机联系就构成了体系,如流程安排,权责分配,部门配合等确定好了就自成体系了。ISO...只不过是体系的冠名,标签化而已。管理重要还是体系重要?体系是服务于管理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体系有不同的要求,可将体系视为管理的工具之一,越是规模企业越需要体系来维持运营和管理,否则,乱!做了ISO体系管理不好与不做ISO体系管理不错的理解?不搞ISO认证不等于未执行与ISO相同的要求,相反,管理好的企业恰好说明它的体系比ISO还ISO,做得更具深度和效度。而做过ISO认证管理还是烂的企业,它不做ISO也是烂的,或则更烂。

老韩的“武术套路”比喻很恰当,两者均是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应相向思考。武术套路来自于人体动作的优化,ISO体系标准则是整合了优秀企业(早期军工企业)的做法。也就是说,ISO的要求本来就与管理的其它要求一脉相承。而实际影响管理水平高低的并不是ISO认证这张标签,而是策划和执行ISO体系的团队,归根到底是老韩所指的企业“基本功、马步”。所以神化、妖化ISO都是不对的,它就是个死东西,用活它才是水平!ISO怎搞才有价值ISO标准本身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管理和绩效提升,他就是一套组合拳,有的企业能打得出神入化,也有的企业就是玩玩小孩过家家。

取决于企业的态度和功底。商业化认证体制毁了ISO体系,那些原本就不想做、也无条件做的企业为了那张证也免强做,靠发证收钱的认证公司只要企业有文件有记录就可以过,ISO认证实际上就堕落成了搞文件搞证书的运动。认证链上的投机主义盛行,导致整个认证咨询行业价值崩盘。优秀从业者要么改行,要么撕掉ISO标签,换上“绩效优化、管理改善”等马夹从新上路。行业整体诚信缺失,靠一已一企无力回天。其实好多行业都是这样。ISO落地的改善空间ISO标准基于全球推广应用,它的版本毫无疑问是严谨的,严谨的衍生品则是保守,他只能提框架要求,无法给出不同行业,不同运行模式、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管理的实际指导。因此,体系要发挥管理作用,只简单的停留在满足认证要求是不够的,对企业生态的自知和理解程度才是关键所在。

当前ISO推行与管理背离的问题点有很多,提几点供大家参考:

1、标准要求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目标。认证公司基本上只是要求目标分解到部门为止,企业普遍也是这么做的,这是不合适的。大的部门比小的公司还大,目标该不该再分解、分解到啥程度这是需要结合实际考虑的。

2、目标打包处理认证公司通常只看有无目标,而不关注目标的构成。如生产直通率95%,而不同产品或型号差别太大,这种平均主义导致产品目标不够聚焦,无助针对性管控。

3、用目标去对付持续改进有的审核员公然对企业的目标值没有逐年提高提出异议,认为不符合持续改进。这让企业旦疼。企业因客户要求变化、生产要素变异等各种原因导致目标下降是很正常的事情,谁说目标只能加不能降?完全不符合目标管理实际。审核单位对持续改进的理解狭隘!

4、进料目标高于出货目标不止一次有审核员提出进料合格率目标不应该低于出货合格率目标,理由是进料是前端,出货是后端,前端保证后端。只有前端来料合格率更高才能保证后端出货合格率。听起来有道理,实属扯旦。来料哪怕只有1%的合格率,也可以保证出货99%的合格率。保障出货合格率的是投产物料合格率和产线加工合格率,跟来料合格率没有半毛钱关系。实际情况是来料合格率太低对出货交期影响才是大的,毕竟企业都不愿压太多库存。

5、培训及其它措施的有效性的评价审核员对培训的验证是看培训考核的结果,搞得好的企业有试卷,应付的写个“口试合格”都算交待了。谁都知道这些东西并不代表终的有效性,培训或措施有效一定是行为、操作有了作用才是有效,标准虽没明说,要的应该是这个结果。可是怎么验证是个问题呀,大家相互敷衍一下就行了。

6、客户满意度评价几乎都是表格打分式搞法,08版标准就已经开公引导了客户反馈,经销商信息,业务损失情况等可作为满意度评价输入,不好操作啊。审核员、企业都更喜欢表格打分式整法,这玩意儿多大程度上代表客户真实满意度,大家心知肚明。ISO体系导入还有很多自欺欺人的案例,有空再探讨。基本上都是标准转化时以讹传讹的群体性乱搞所造成,认证审核作为监管方是负有技术责任的,对管理伤害很大。就象温水煮青蛙,一个违背生物常识的假案例可以骗到亿万学员。可见,盲从、迷信是管理的天敌。移花接木的拿来主义让企业积重难返!体系人只有跳出体系才能玩转体系、用更全面的管理知识武装头脑,才有能力量体裁衣,把标准转化成实用的体系。

相关标签:
二维码

扫一扫